机器人:传感器的创新智能化应用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3/10 浏览量:次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不仅是那个搬运重物的机器,它虽然没有人们的感觉器官,但是它可以获取外界信息、解析周边环境作出相应反应,这也正是机器人依赖于——传感器。传感器帮助机器人变得更加智能化,工作精确度更高。
看看机器人如何在传感器的协助下实现智能化应用:
一、听觉方面:
听觉包括“特定人的语音识别系统”和“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系统”。特定人语音识别方法是将事先指定的人的声音中的每一个字音的特征矩阵存储起来,形成一个标准模板(或叫模板),然后再进行匹配。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方法则需要对一组有代表性的人的语音进行训练,找出同一词音的共性,这种训练往往是开放式的,能对系统进行不断的修正。
二、视觉方面:
机器视觉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处理积木世界,后来发展到处理室外的现实世界。20世纪70年代以后,实用性的视觉系统出现了,可以完成物体运动的检测以及定位等功能,许多智能相机可以配合协调工业机器人的行动路线,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对机器人的行为进行调整。速感科技透露,将推出团队研发的第一代机器人三维视觉传感器ULBrain™M-32,其搭载的深度摄像头、IMU(惯性测量单元)及9轴陀螺仪,使定位精度最高达到1cm,远近探测距离范围分别是8米和0.3米。
三、触觉方面:
触觉能感知目标物体的表面性能和物理特性,比如柔软性、硬度、弹性、粗糙度和导热性等。触觉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例如,前段时间,一群微型Zooids机器人亮相于美国计算机协会举办的UIST会议。它们被看做是首个群体式的可交互机器人。这些高速移动的小个头机器人都安装有用于移动的小轮子、一个触觉传感器和陀螺仪,像一群小蚂蚁一样,能采取协同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显示信息或移动物体等任务,如帮人拿桌面的手机,整理凌乱的办公桌面,帮用户拿拖鞋等等。
四、力觉方面:
机器人力传感器就安装部位来讲,可以分为关节力传感器、腕力传感器和指力传感器。工业机器人尤其是协作机器人最大的要求就是安全,要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就必须让机器人识别什么是不安全。一个力传感器的使用,可以让机器人理解自己碰到了什么东西进而产生力的作用,并且发送一个信号暂停或者停止机器人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