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可以向德国企业借鉴之处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2/13 浏览量:次
德国制造,凭借卓越的品牌、精湛的技术和过硬的质量,举世皆知。德国管理,也与美日一起并称世界三大管理模式。 德国的企业非常注重企业的创新。据统计,平均每22分钟,就有一项德国的专利申报到欧洲专利局。
1、创新为主轴
工业化是德国实现近代化、经济上赶超英法美等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核心问题。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实现了工业化,其中重视教育和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杠杆作用是它最基本的经验之一。而创新则是其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
2、中小企业优先
德国十分“偏爱”低调而又成功的中小企业。在绝大多数公司追求大型企业集团的商业模式的同时,德国人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有一组数据为人所熟知:中小企业占到了德国企业总数的99.7%,就业人数占到全国总数的70%,公司净产值占到全国总量的近一半。在全球,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国家,像德国这样把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上至国家立法、战略规划、机构设置,下至税收、信贷、培训、信息等各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给予全方位的全力支持,在必要时甚至不惜限制具备天然优势的大型企业,以让中小企业获得发展空间。
3、重视社会责任
德国的企业虽然虽然领域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但却随时随地向人们传递着共同的经营理念:承担社会责任,建立员工导向。德企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并非完全出于企业自身道德的觉醒,而是源自整个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德国整个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早就超出了经济与法律责任的范围,按照科隆大学M.Reihlen博士的解释:德国企业重视社会责任不仅仅是出于时代需要,而是源自传统。他进一步介绍:德企对社会责任中可持续发展的认识,通常包括四项:安全、健康、环保和质量。比如:德国着名化工企业汉高集团,专门设立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就是按照以上四原则来评估公司各项决策。
4、关注行业标准制定
德国工业自动化企业界非常重视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在德国就曾经有专家说过:“二流的企业做产品,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应当说,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已经有了不少的行业标准。有的还在不断涌现,如:作为国际工业自动化行业的领军者,巴鲁夫在标准化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就令人刮目相看。